课程热线

400-610-8858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2008-03-25 10:18:52
分享到:

 思维是什么概念,到底如何培养思维能力,对此不仅很多家长不了解,甚至还存有误区。

 
误区一:思维训练不可捉摸
 
分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将思维能力纳入了智力结构的范畴中,提出了著名的智力结构理论。吉尔福特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120个智力因子组成,这120个智力因子分别负责人类不同领域的智力活动,智力活动的水平是由这些智力因子的发展水平来决定的。而影响这些智力因子发展水平的是思维内容、思维操作过程和思维结果。同时,他认为,思维能力是可以在儿童时期培养的,不过思维作为人类很潜在的一种心理品质,其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导,也是有培训方法的。
 
误区二: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
 
分析:很多家长都认为思维培训就是开发想象力的,其实这是错误的概念。在教育中,思维是一种考虑问题的逻辑推理方法,是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好比是手上的工具,这种能力能让孩子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更丰富的生活体验。
 
误区三:优秀的孩子思维能力一定强
 
分析:现在的孩子一个比一个优秀,琴棋书画样样齐全,而孩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是家长往往会忽视的地方。除了拥有各种各样的特长,孩子是否拥有一个会思考的大脑也很关键,特长并不是优秀的代名词。也只有会思考的人才是主宰未来的人。
幼升小阶段,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让家长们不知该如何是好?而思维能力是否能够通过训练得到提高也让不少家长困惑不已。为此,我们推荐两款适合培养幼小衔接孩子(6岁左右)思维能力发展的游戏。
 
游戏名称:球球的一天
 
目标:符号认识能力的培养,掌握时间的表达法
 
活动材料:钟表卡片若干、钟表一个
 
玩法:告诉孩子要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球球,了解他一天的生活状况。通过对每一个小钟表图的观察,让孩子说出什么时间球球在做什么,在自己的钟表上拨出相应的时间,通过这个环节告诉孩子,分针走一步就是1分钟,走一格就是5分钟,走两格就是10分钟,分钟的读法是“几点几分”。同时,学会时间的比较,是早了还是晚了。
 
通过对时钟的认识和时间概念的引入,家长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做每件事用了多长时间。比如与幼儿一起计算每天起床后穿衣,洗漱,吃饭都用了多长时间,并做相应的记录,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游戏名称:找规律
 
目标:图形评价能力的培养,根据图案的排列规律从多个选项中选择出合适的答案
 
活动材料:有规律图形若干
 
玩法:比如以上图片,引导孩子逐一观察自己的卡片,找出每张卡片上图案的排列规律,并在给出的备选答案中选择出合适的图案,用彩笔标明。例如上图的飞机卡片,引导孩子先从横向进行观察,发现飞机从左到右也是由小到大,再从纵向进行观察,发现飞机从上到下也使由小到大的,按照这种规律孩子就能很快选择出答案。当掌握了寻找规律的方法后,他们就能更快,更准确地找出正确答案。
对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来说,找规律这一游戏的难度已经上升到数字、颜色、大小三维的阶段,可以借此锻炼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Make a children’s king
上一篇:孩子在家不爱说英语怎么办?
加盟咨询
400-665-1580
010-68022515
加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