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珠算申遗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12月4日在阿塞拜疆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据悉,珠算此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月5日《南方都市报》)
珠算申遗始末
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介绍说,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早在2008年,经国务院审核批准,珠算就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月,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等单位便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是当时申遗并未成功。期间,中国珠算协会曾数次修改方案和补充材料,直至今年12月4日传来捷报。珠算从提出申遗到成功入选,经历了5年的漫长之旅。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苏金秀在珠算申遗成功后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但是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今天珠算成功申遗,将有助于让更多的人认识珠算,了解珠算,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来。他还提到,珠心算对开发儿童智力潜能具有显著作用,这已经被中央教育科学院和浙江大学联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所证实。
申遗的亲历者之一,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秘书长、中国珠算心算协会顾问王朝才提到,“在与素质教育理念的契合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珠算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他还提到,申遗成功后更应该不断挖掘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价值,在师资培训、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好规范和引导,用珠算文化对社会实实在在的贡献。
作为申遗知情单位,东方金子塔儿童潜能培训学校对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的申遗工作,给予了积极、有效的配合和支持,获得了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及相关单位的一致好评。
背景链接:联合国非遗申报条件
1.具有文化价值;
2.处于濒危的状况;
3.有完整的保护计划。
CCTV-13《新闻直播间|今天谁在学珠算》走入东方金子塔
2013年11月22日,CCTV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的记者调查《今天谁在学珠算》报道了先进诸多儿童进入到教育机构学习珠心算。该节目通过展示东方金子塔学校珠心算课堂状况以及珠心算小学员焦国曦的学习珠心算的故事,为大家全面展示了珠心算教育现今的生命活力。新闻中众多教育专家和家长提到,珠心算具有独特启智作用,对培养孩子专注力、学习力有显著作用。
视频地址:http://video.sina.com.cn/v/b/119950083-1047453724.html?qq-pf-to=pcqq.c2c
背景链接:关于珠心算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传统珠算四则运算皆用一套口诀指导拨珠完成。
珠心算通俗来讲,就是在脑中形成算盘的影像,并通过脑中拨珠完成运算,也就是在脑子里打算盘。珠心算是以打算盘为基础,使打算盘的操作过程充分“内化”,从而完全摆脱实际的打算盘的外部动作,凭借这“内化”了的“心理算盘”(亦称“虚算盘”)在脑中进行加、减、乘、除等计算的方法。珠心算所具有的运算模型特点,有利于促进小孩子计算能力的提高。
“连氏心算”是国际知名心算教练、知名儿童教育专家、东方金子塔学校校长连凰岑女士在全面吸收中国传统珠心算精华并借鉴日本、东南亚等国家新兴心算方法,在十多年的心算教学与研究中创新、归纳出的一套完整的、以充分开发儿童潜能为目的的心算教育体系。它的核心要素是独具特色的“六大训练”,主要以提高儿童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该法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胆怯等表现有着卓越的教学效果,对开发儿童右脑,培养儿童形象思维、空间想象、快速计算能力、学习力、和专注力也有显著作用。2005年,改教学法通过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中国特色教育项目课题组评审,被命名为中国首家“特色教育项目”。